Special Column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加強和改進高校民族工作
汽車工程系黨總支書記 李政
經過專題培訓班的系統(tǒng)性學習,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民族工作進一步統(tǒng)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指明了方向,也對下一步落實落細民族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考慮,今天與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是習近平同志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觀點,是新時代開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新時代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思想基礎,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在大力倡導民族團結方面提出許多十分重要論斷。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無疑是習近平新時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核心,促進了新時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我國基本國情和歷史傳統(tǒng)的準確把握,是對中華民族團結進步規(guī)律的深刻揭示,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從中華民族的整體視角、國家和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發(fā)的戰(zhàn)略思想。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要求
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把他寫入新修訂的黨章,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全國各族人民、所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愛國者,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主體。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高度自覺、自豪的心態(tài)和熱情,積極主動投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實踐。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促進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思想基礎
積極促進各民族人民大團結,是我國民族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進步和凝聚人心。中國歷史上各個民族通過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今天的56個民族,各民族共同推動了祖國的經濟發(fā)展、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贝罅﹁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提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的各民族最高利益的根本思想保障。
(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增進“五個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是團結的根基,沒有認同,團結就是無本之木。“五個認同”是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的思想基礎。只有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五個認同”,才能使各單元民族不斷增強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反過來又會增進“五個認同”,成為加強“五個認同”教育的共同心理基礎和情感依托。56個民族水乳交融、唇齒相依、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觀念和中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
二、加強和改進高校民族工作的思路想法
我國在處理民族問題時,始終基于國情、立足實際、把握規(guī)律,獨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集中體現在“八個堅持”上。大學生是一個龐大而特殊的群體,加強和改進高校民族工作,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各民族學生共同成長進步,培養(yǎng)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保障。深入分析我院民族工作特點,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
(一)加強黨的領導,明確政治方向
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證,必須堅定不移地把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貫穿到民族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發(fā)揮好黨統(tǒng)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核心作用?;鶎狱h組織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把民族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系、看待民族問題,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統(tǒng)一組織和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相關決策部署,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帶領廣大師生共同推進我院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團結帶動學生樹立正氣,堅定自覺成才的志向。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加強對師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學生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定期舉辦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活動月、活動周,以學術報告、集中討論學習等形式,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統(tǒng)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使全體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共同創(chuàng)造民族團結的和諧氛圍。健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tài)化機制,通過入學教育、黨團活動及日常管理等活動,加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生活氛圍。創(chuàng)新宣傳教育載體和方式,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加強網絡平臺上的宣傳教育。
(三)改進工作作風,促進民族交融
充分總結“推行國家統(tǒng)編教材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中維護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成功經驗,進一步落實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lián)系學生工作,重點學生包聯(lián)管理機制常態(tài)化,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即時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促進師生間的交往交流,營造既有高度又有溫度的人文環(huán)境。認真分析研究少數民族學生、預科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通過經常性談心談話、課外活動組織、學生互幫互助等形式,幫助緩解學習生活方面的壓力,實現所有學生共同成長。充分挖掘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搭建更多能夠充分展現學生特點的課外活動平臺,實現不同民族學生間的思想交流交融。
(四)強化責任擔當,提升培養(yǎng)質量
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強化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一是加強自身能力建設,要緊跟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步伐,緊跟新時代高質量發(fā)展節(jié)拍,不斷增強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實踐能力,不斷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方法。二是要切實提高責任意識,在推進民族工作的過程中明責知責,不講條件、不打折扣、不搞變通,以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落實到位。三是提升服務理念,準確把握新時代大學生成長的新問題新變化,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真正成為各民族學生自覺的心理認同,為“中國夢”的實現培養(yǎng)更多高質量少數民族人才。
Copyright ? 2016 內蒙古大學交通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備05005324號
網站建設:國風網絡內大交通學院 內大交通學院招生 內蒙古大學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